报考18年国考的童鞋要注意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个考试类别的行测和申论试卷是有所区别。
一、学会如何判别?
判断自己要考的试卷是省级以上还是地市级呢?其实判断方法非常简单,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会注明每个职位对应的考试类别。考生在报名时也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系统中点击所报考职位的“详细信息”即可看到考试类别。
二、考试科目(行测,申论的不同)
行测科目的区别
(一)题量有差别
省级以上行测试卷为135道题,地市级行测试卷为130道题。那么这差的5道题是哪个题型呢?答案是数量关系。省级以上试卷包含15道数量关系题,而地市级试卷则只有10道数量关系题。众所周知,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较难的一个题型,因此多出5道数量关系题不仅使得考试时间更为紧张,更增大了试题难度。
(二)部分题目有差别
除了题量有差别外,两种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和资料分析部分各有5道小题不同。省级以上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偏向对文学、地理、科学等常识的考查,而地市级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则更偏向于法律常识的考查。
(三)整体难度有差别
整体而言,由于省级以上行测试卷比地市以下试卷多出5道数量关系题,且常识判断部分文学常识等考查范围更加广,资料分析部分省级以上试卷考查难度更大,因此省级以上行测试卷比地市级行测试卷难度更大。在此,报考省级以上职位的考生,在平常的行测复习中,尤其要加大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力度,提高做题速度,这样才能在行测考试中占据优势。
申论科目有何差别
两类考试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行测试卷,申论试卷也有很大差别。
(一)试卷设置形式有差别
1、材料数量、题量与分值不同
2、给定材料内容有差别
省级以上申论试题:观点型材料较多,事例型材料较简洁,材料逻辑清晰,始终紧扣主题。材料中案例型材料和观点型材料交叉,对考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地市级申论试题主题:事例性材料较多,包括古今政策的制定事例,强调良好的政策能够促进公民的理性养成,引导人民的善意,其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试卷整体内容考查侧重点有差别
1、除大作文以外的小问答题
对比分析两类试卷,发现在除大作文以外的小问答题考查上,省级以上申论试题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地市级申论试题则更多的是让考生对材料内容和材料中人物观点进行总结和整理,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省级以上申论试题相比地市级多考查一种能力,即综合分析能力。
2016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试题命题结构为“概括+对策+分析+贯彻+作文”,考察能力较全面,而地市级申论试题采用四大问五小问的命题方式,侧重考查概括与贯彻能力,考查考生处理具体机关工作的能力。
2、大作文作答要求不同
两类申论试卷大作文作答要求不同。2016年国考省级以上大作文限定了中心议题,考生只能围绕这个议题展开写作。而地市级以下大作文则是要求学生以材料中的一句话引发的思考去写一篇文章,相比省级以上试卷,地市级以下申论大作文考生的发挥余地更大。
Copyright © 2008 - 2022 东台公考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47055号
垂询热线:13615150218 E-mail:391320136@qq.com
网站主办:中国 • 江苏 • 东台 王盛和公考研究辅导工作室